超级大忽悠,白鸭绒不比灰鸭绒更保暖!

时间:2016-12-27  来源:网络

  在棉花、羊毛、蚕丝和羽绒这四大类常见的天然保暖材料中,羽绒以其轻柔的质地和优良的保暖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。然而,如何选择一款称心如意的羽绒服,却总是让人煞费苦心。鹅绒还是鸭绒?白鸭绒还是灰鸭绒?标签上写的充绒量和含绒量是啥意思?这些指标是越多越好吗?

  要把这一连串的问题搞清楚,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儿。今天和你扒一扒包裹在羽绒服里的玄妙和门道。

  白鸭绒更保暖?白鸭绒产量少更贵

  在羽绒服的标签上,人们通常看到的填充物成分是灰鸭绒或白鸭绒,偶尔也会碰到灰鹅绒或白鹅绒。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,填充鹅绒的羽绒服大多要比填充鸭绒的更贵,而且,填充白鸭绒的要比灰鸭绒贵。

  这时,导购小妹很有可能会告诉你:“鹅绒比鸭绒更保暖,白鸭绒比灰鸭绒更保暖。”

  真的是这样吗?

  不论是鹅绒还是鸭绒,作为保暖材料,它们最有用的成分其实都是羽绒纤维——来源于水禽动物的天然蛋白质纤维。而羽绒纤维之所以有良好的保暖性能,源于其独特的分叉形态结构带来了高度的蓬松性,从而具有强大的包含静止空气的能力。

  简单来说,羽绒制品包含静止空气的能力越大,制品的保暖性能越好。要说这背后的科学道理,是因为空气的热传导系数最低,导热系数越小,材料的保温率也就越高。不同绒源的羽绒纤维,由于家禽种类和生活习性的不同,在形态结构上存在差异。于是,这种形态结构的差异决定了羽绒纤维在保暖性能上的优劣。

  与鸭绒纤维相比,通常情况下鹅绒纤维的绒朵较大、绒核较小、绒枝长而粗、绒小枝长而细且分布较密,绒小枝上的节点小而多且分布均匀。这些特点,都使得鹅绒纤维具有更好的蓬松性和保暖性。

  出于造价成本的考虑,市面上的羽绒服以填充白鸭绒或灰鸭绒较为常见。那么,商家宣称的“白鸭绒更保暖”是真的吗?其实,这仅仅是由于白鸭绒的产量较少造成的。在我国,羽绒大都产自南方江浙一带,而那里的湖鸭绒几乎都披了一身黑灰毛。要论保暖性,其实两者是一样的。

  含绒量低于50%羽绒服不合格

  除了填充物,决定一件羽绒服保暖性能和品质的,还有充绒量、含绒量这两个重要指标,这自然也是消费者购买羽绒服时最看重的参考数据。不过,很多人恐怕不是很了解这两个指标的含义。

  作为填充料使用的羽绒,除了含有绒子外,还含有一定量的长毛片、毛片、陆禽毛、羽丝、绒丝及其他杂质,含绒量反映的是羽绒产品中绒子和绒丝质量占样品总质量的比率。目前,现行的羽绒服装国家标准要求其含绒量“不低于50%”,而那些没有标明含绒量的羽绒服,就赶紧扔远点吧。而所谓充绒量,是指羽绒制品单位体积内填充羽绒的质量。

  需要说明的是,这两个指标要结合起来参考才有意义,并非数值越高越好。对于那些含绒量较高的羽绒服,充绒量其实有一个饱和值,此时保温效果达到最佳,若再往里添加羽绒,整体效果反而可能会打折扣。

  原因并不复杂,这还是跟最为关键的静止空气有关。由于羽绒中含有大量的静止空气,当充绒量增加时,羽绒间相互挤压,其间包含的空气量逐渐减少,从而使得羽绒服的保暖性能出现了略微下降。

  含绒量高羽绒服按压后很快恢复原状

  讲到这里,想必你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起身去看看——自己的羽绒服选对了吗?

  方法很简单,将羽绒服放松铺平,让其自然恢复约3分钟,再用手按压,随即将手松开,看它是否能很快恢复原状。如果回弹缓慢且回弹程度很差,说明填充料的质量真的有些堪忧呢。再仔细摸摸,含绒量较高的羽绒服,手感柔软,不会摸到如火柴梗、大头针一样的毛梗。

  在寒冷的冬日,希望轻柔的羽绒,能带给你更多的温暖。